4月4日上午,由四川西部經濟文化發展研究院新高考研究中心承研的四川省教育廳《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研究》科研課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本次研討會旨在探討在四川省課程改革與新高考綜合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變革研究、高中學校參研課題的科學研究與實踐研究、校級新高考綜合服務的專業能力提升等熱點話題。與會人員圍繞新高考背景下的育人變革、教學教研、生涯規劃、家校協同教育等課題方向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會議由課題組秘書長余魚主持。
首先,余魚秘書長介紹了四川省新高考政策和學校現階段面臨的相關問題。針對課題的科學研究與實踐研究方向,她提出相關政策和實踐要在有效的機制下進行推進,并且要加強教育的全面性、育人的創新性,要著重幫助學校執行落地、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接下來,新高考研究中心校本課組長王瀟飛,為參會人員分享新高考生涯教育校本課的建設與實施。他指出,校本課建設有利于學校特色的發揮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更加符合新高考的教學要求。同時,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自我意識、職業意識和生涯意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生涯規劃和輔導,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并且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高考研究中心藝術升學組長楊雨松,向大家介紹了四川新高考環境下高中多元化升學路徑實施。分享內容包含高考升學的基本情況、多元升學途徑政策、考生備考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各類院校及專業招生的評審標準等信息。
校級綜合改革信息化平臺SAAS系統是鄭雯月老師發言的重點。她介紹了平臺的目標、任務和實施步驟,著重講解了平臺的功能和作用。同時作為學校新高考教學教研的重要組成部分,鄭老師指出加強新高考教學教研校本課建設和校級生涯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對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進行全方位的生涯教育培養,提高學校教師的生涯教育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生涯規劃能力。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研究是當前教育領域亟需研討實踐的緊要課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參研學習。本次研討會不僅促進了相關專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也為四川西部經濟文化發展研究院新高考研究中心開展課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