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首次將家庭教育立法,要求提升家庭責任感,對未成年人監護人、及社會對家庭教育均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中再次強調:全面實現“五育并舉”、突出能力素養、促進家校共育。“家校協同”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相互作用于學生成長的一種互動育人路徑,是“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互相協作、共同配合、同向而行的新型育人模式,目標一致、標準統一,實現家校人才培養共贏局面。
1、活頁課程
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生源結構特點、家庭教育等需求定制適合家長學習的活頁課程,由學校或家委會組織家長參與學習,課程內容綜合、實用、共情。
師資團隊
課程大綱
2、專家開放咨詢日
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加強對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正確認識自我,更好適應高中學習生活,處理好個人興趣特長與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關系,提高選考科目、多元升學、報考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
結合學校與家庭的訴求,依據學生在學科、心理、特長等個體差異化的表現,委派“學業規劃、生涯發展、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教授,到校駐地為學生與家長提供咨詢指導服務,解答學生與家長較為關切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設性意見,助力家庭、學生、學校實現統一性發展目標。
上一條:優秀案例
下一條:課題成果